

-
首页
-
科研服务
- 单细胞转录组
- 10x 单细胞3’端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5’端转录组+免疫组库测序
- 10x 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Flex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
- 墨卓单细胞转录组
- 华大单细胞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ATAC测序
- 蛋白质组学
- Somascan蛋白质组学(7k/11k)
- Olink 蛋白质组学
- 空间蛋白质组学
- PRM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
-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
- 超高深度血液蛋白质组
- 超高深度FFPE蛋白质组
- 微量蛋白质组-DIA
- 代谢组学
- 空间代谢组学
- 靶向脂质(2500种以上)相对定量
- 非靶向脂质组学
- 广靶脂质组学
- 非靶向代谢组学
- 中长链脂肪酸定量(51种)
- 短链脂肪酸定量(7种)
- 神经递质定量(17种)
- 转录组学
- 转录组测序
- Small RNA测序
- LncRNA测序
- CircRNA测序
- 全转录组测序
- 全长转录组测序
- RNA甲基化测序
- RT-qPCR
- 类器官芯片
- 心肌类器官模型
- 表皮模型
- 黑素皮肤模型
- 全层皮肤模型
- 人源类器官培养
- 鼠源类器官培养
- 各类型肿瘤类器官培养
- 正常类器官培养
- 空间转录组
- 10x Visium V1 空间转录组测序
- 10x Visium CytAssist V2空间转录组测序
- 10x Visium HD 空间转录组测序
- 10x Xenium空间原位分析
- 华大Stereo-seq V1.3空间转录组测序
- 基础验证实验服务
- 免疫组化
-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
- 荧光QPCR
-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检测
- 流式细胞实验
- 动物模型构建
- 类器官模型构建
- 酵母文库
- 泛素E3文库筛选
- 核体系酵母文库构建
- 膜体系酵母文库构建
- 酵母双杂交筛选
- 酵母单杂交筛选
- 酵母家族文库筛选
- 基因组学
- 人全基因组测序
- 人全外显子测序
-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
- 微生物组学
- 微生物多样性(扩增子)测序
- 宏基因组测序
- 宏转录组测序
-
临检服务
- 血液病MICM综合检测
- 感染病原筛查高通量测序
-
实践云平台
-
关于我们
- 企业介绍
- 加入实践
- 新闻中心
- 企业动态


-
首页
-
科研服务
- 单细胞转录组
- 10x 单细胞3’端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5’端转录组+免疫组库测序
- 10x 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Flex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
- 墨卓单细胞转录组
- 华大单细胞转录组测序
- 10x 单细胞ATAC测序
- 蛋白质组学
- Somascan蛋白质组学(7k/11k)
- Olink 蛋白质组学
- 空间蛋白质组学
- PRM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
-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
- 超高深度血液蛋白质组
- 超高深度FFPE蛋白质组
- 微量蛋白质组-DIA
- 代谢组学
- 空间代谢组学
- 靶向脂质(2500种以上)相对定量
- 非靶向脂质组学
- 广靶脂质组学
- 非靶向代谢组学
- 中长链脂肪酸定量(51种)
- 短链脂肪酸定量(7种)
- 神经递质定量(17种)
- 转录组学
- 转录组测序
- Small RNA测序
- LncRNA测序
- CircRNA测序
- 全转录组测序
- 全长转录组测序
- RNA甲基化测序
- RT-qPCR
- 类器官芯片
- 心肌类器官模型
- 表皮模型
- 黑素皮肤模型
- 全层皮肤模型
- 人源类器官培养
- 鼠源类器官培养
- 各类型肿瘤类器官培养
- 正常类器官培养
- 空间转录组
- 10x Visium V1 空间转录组测序
- 10x Visium CytAssist V2空间转录组测序
- 10x Visium HD 空间转录组测序
- 10x Xenium空间原位分析
- 华大Stereo-seq V1.3空间转录组测序
- 基础验证实验服务
- 免疫组化
-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
- 荧光QPCR
-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检测
- 流式细胞实验
- 动物模型构建
- 类器官模型构建
- 酵母文库
- 泛素E3文库筛选
- 核体系酵母文库构建
- 膜体系酵母文库构建
- 酵母双杂交筛选
- 酵母单杂交筛选
- 酵母家族文库筛选
- 基因组学
- 人全基因组测序
- 人全外显子测序
-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
- 微生物组学
- 微生物多样性(扩增子)测序
- 宏基因组测序
- 宏转录组测序
-
临检服务
- 血液病MICM综合检测
- 感染病原筛查高通量测序
-
实践云平台
-
关于我们
- 企业介绍
- 加入实践
- 新闻中心
- 企业动态
-
「10x Visium CytAssist V2空间转录组测序」
10xVisium CytAssist 是一款精巧的台式仪器,专为空间转录组分析打造。它能将转录组探针从标准显微镜载玻片自动转移至 Visium 玻片,支持新鲜冰冻(FF)、甲醛固定(FxF)、石蜡包埋(FFPE)等多种样本类型的空间组学研究。该仪器与苏木精 - 伊红(H&E)染色、免疫荧光(IF)染色相兼容,让预先保存的 FFPE 组织切片可便捷融入 Visium 工作流程,无需在 Visium 玻片上直接贴片。 CytAssist 实现了空间转录组实验的自动化、标准化与高效化,克服了手动操作不稳定、样本因保存久致质量下滑等难题。凭借创新设计,病理科存档的 FFPE 样本也能开展空间转录组分析,为科研人员提供更灵活的样本选择,助力深度挖掘多样样本的空间组学奥秘。
技术原理
在 Visium CytAssist 工作流程中,针对 FFPE 组织切片,先在普通玻片上依次完成脱蜡、染色、成像、解交联以及探针杂交操作。其中,探针杂交运用 RNA 模板连接机制,通过设计成对探针与靶标结合并连接。之后,将两张已处理的普通玻片和一张带有两个捕获区域(尺寸为 6.5mm×6.5mm 或 11mm×11mm)的 Visium 建库芯片,一同放入 CytAssist 仪器内,使组织切片与捕获区域精准对齐。组织渗透后,释放已连接的探针对,使其与捕获载玻片上的探针结合,从而捕获基因表达信息。 此外,基于相同的探针杂交原理,OCT 冰冻样本也可借助 CytAssist 开展分析,这使得 FFPE 和冰冻样本能在同一平台实现空间转录组研究 。
• 捕获框 ( 6.5x6.5mm)
• 大约5000个 spots
• 测序量80G
•捕获框 ( 11x11mm)
•大约14000个 spots
•测序量150G 需要提前预约
实验流程
-
1. 自动化流程:转录组 / 蛋白组分 物自动转移至 Visium 玻片,简化样本处理;
2. 样本兼容性强:支持 FF、FxF、FFPE 样本,兼容病理包埋块切片,无需新鲜切片,样本选择更灵活;
3. 高效操作:CytAssist 专用玻片单次运行≤1 小时,支持 2 张 FFPE 切片同步捕获;
4. 超大捕获面积:提供 6.5×6.5mm² 和 11×11mm² 芯片,覆盖更大组织区域;
5. 低 RNA 质控门槛:RNA 质检标准降至 DV200>30%,兼容更多存档样本。
「技术优势」
联系方式
—
电话:400-000-3693
邮箱:support@shijianmed.com
地址:南京市江北新区龙山南路141号生命之光A座